關于高溫和汛期作業安全八條措施,請查收!
2024-07-05
作者:
瀏覽量:
1.充分評估人身安全風險
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,充分辨識、評估高溫、強降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作業帶來的人身風險,提前制定組織管理和技術保障措施,明確各級責任,精心抓好落實,切實做好風險防范工作。
2.做好安全風險培訓宣傳
加大對防暑降溫、涉水搶修、有限空間作業及防范次生災害等工作要求的宣傳培訓力度,充分利用宣傳畫、視頻、微信等手段,宣貫相關規程規定和專業知識,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技能。
3.優化高溫天氣作業計劃
高溫天氣期間,應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,調整作業時間:
日最高氣溫達到40℃以上,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。
日最高氣溫達到37℃以上、40℃以下時,全天安排作業人員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,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,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。
日最高氣溫達到35℃以上、37℃以下時,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,縮短作業人員連續作業時間,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人員加班。
4.做好勞動保護和應急處置
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,備足防暑藥品、飲品和勞保用品。作業過程中工作負責人要關注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,出現中暑癥狀時應立即救助,采取必要的對癥處理措施,病情嚴重者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。
5.周密做好防汛應急保障
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天氣變化,本著早策劃、早準備、早安排、早落實的原則,針對夏季、汛期常見突發事件進行預案演練,落實應急保障和應急處置各項措施。
6.嚴格防范人身觸電風險
涉水搶修作業要加強觸電風險辨識、評估,嚴禁冒險作業,在操作或接觸被水浸泡低壓設備前必須確認其已經停電,使用驗電器檢驗檢修設備、金屬外殼和相鄰設備是否有電,作業過程中要確保遮蔽和接地等安全措施牢固可靠,防止漏電傷人。
7.嚴防有限空間作業風險
汛期進入電纜溝道、管井、夾層等有限空間施工作業時,應提前檢查積水情況,及時抽水排水。嚴格遵守“先通風、再檢測、后作業”的原則,配備合格的安全防護設備、個體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裝備,遇檢測儀報警或身體不適要立即撤離。
8.嚴防次生災害人身風險
強降雨天氣后,要開展施工現場和廠房周邊安全檢查, 防范坍塌、山體滑坡、泥石流等造成意外人身傷害。員工在上下班途中,水深不明時不得涉水行車,特別要注意因暴雨導致的積水路段,要確保安全后方可通過。
關鍵詞:
房屋建筑工程,建筑工程,市政工程,鋼結構,古建筑,建筑防水工程